郭春明律師原創文章《反腐敗永遠在路上》
發布日期 2022-01-24 12:20
原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法言法語說法理
2022年1月15日,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制的五集電視專題片《零容忍》開播,引起了網絡熱議,再一次掀起反腐熱潮。
我只看了幾個片段就看不下去了,畢竟這類節目不是給我這樣的人看的,受教育的應該是領導干部。我只是有些好奇,類似這種當眾懺悔我們已經搞了多年,原安徽省副省長陳樹隆、原天津市政協副主席武長順、原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向力力等在鏡頭前痛哭流涕、悔不該當初的畫面,《零容忍》中的孫立軍、胡懷邦、王富玉、陳剛等應該都看過,甚至還都寫過看后感,還都組織班子成員學習討論過,為什么他們依然走上了腐敗這條不歸路?
習近平主席在中紀委全會上指出:要保持反腐敗政治定力,不斷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戰略目標。不敢腐,應該是說讓領導干部不敢腐敗,如果腐敗沒有代價,或者腐敗的成本極低,為什么他們就不敢腐敗呢?這里面的關鍵在哪里呢?我認為還是在于監督,要讓這些領導干部接受人民的監督,接受媒體的監督,接受輿論的監督,而不僅僅是紀檢監察的監督!要放開言論,讓人民暢所欲言,只要沒有違反憲法,沒有顛覆政權,沒有惡意誹謗,那么人民的監督要比紀檢監察的監督力度大上成百上千倍!因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腐敗分子就生活在人民群眾中,人民群眾完全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我敢說,如果讓人民站起來說話,讓輿論敢于監督,那么腐敗分子肯定沒有藏身之地,不敢腐才能夠真正落地。不能腐呢?我理解應該是制度上對領導干部有約束,沒有腐敗的空間。但是認真看一下我們的制度建設,該有的反腐部門我們都有,該有的法律法規我們一個不差,為什么腐敗分子依然層出不窮呢?孟德斯鳩的名言會為我們指出一條實現不能腐的道路: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往往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權力具有天然的膨脹性和向惡性,只要缺乏足夠的約束、監督,任何權力都會生出腐敗,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而要落實不想腐,不能靠說教,要靠待遇、公平的升職途徑等。
腐敗現象和腐敗分子在任何社會都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腐敗,只是程度問題。唯有民主,才是對付腐敗的良藥。
看到這些腐敗分子在鏡頭前的表演,我只感到可悲可憐可笑。他們似乎還在臺上作著報告,而臺下的觀眾已經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