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明律師原創之《官員瞞報與孩子說謊》
發布日期 2022-01-22 12:27
原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法言法語說法理
2022年1月21日,國務院調查組發布了關于去年夏天鄭州特大洪澇災害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鄭州市因災死亡失蹤380人,其中在不同階段瞞報139人:鄭州市本級瞞報75人、縣級瞞報49人、鄉鎮(街道)瞞報15人。警方拘留了8人,并將對他們提起公訴,包括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在內的89名公職人員已受到黨紀和行政處分。
欺上瞞下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官場的頑疾。段子說:村騙鄉,鄉騙縣,一級一級往上騙,一直騙到國務院,這并非夸張。瞞報不可怕,可怕的是瞞報背后的官場潛規則和內在邏輯。如果這個規則和邏輯生存的土壤依然存在,那么再怎么事后追責也無濟于事。
孩子說謊會令家長頭疼,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孩子說謊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一是虛榮心理。在孩子能力不足,不能達到別人的期望或者艷羨的情況下,他會為了滿足虛榮心而說謊,以獲得短暫的滿足。二是模仿心理。如果爸媽是經常說謊的人,那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會說謊,模仿爸媽說謊。三是逃避責任,如果家長的懲罰教育很嚴厲,那孩子會為了逃避懲罰而選擇說謊。
孩子說謊與官員瞞報的心理有類似之處。一是虛榮心,在官僚體系里,GDP、災難死傷人數、脫貧人口等都是可以互相攀比的。二是模仿,有官員這樣做了得到好處,其他官員自然效仿。三是逃避追責,這可能是瞞報官員最重要的內心驅動,在嚴厲的追責制度中,死傷人數與官員受到的處分成正比,官員自然會本能地想到少報甚至不報。
如何解決官員瞞報的難題,需要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輿論監督。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同志說過:中國的全過程民主不是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休眠的民主,而是人民充分享有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全鏈條參與的民主。這種民主的精髓就在于人民的參與,而人民參與的最好形式就是通過媒體、輿論對官員的監督。實踐中,這是落實得最差的,也是全過程民主急需完善的。二是讓官員對選民負責。我們的人民也是選民,官員理應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應該首先對人民負責,而不是上級。
此外,在目前的問責制度下,我們看到的都是黨委、紀檢、上級政府、公檢法機關對問題官員的處理,而我們的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做了些什么呢?什么也沒有。我們看不到人大在問責中所起的作用,這不正是樂玉成所稱的“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休眠”的假民主嗎?人大是直接代表人民的,人大的缺席就是人民的缺席,這無論如何都不符合全過程民主的要求。
孩子說謊,家長需要反思。官員瞞報,人民需要監督。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只有人民參與,江山才會穩固。